tyc1286太阳集团开展2023年度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第三十五期)

发布者:科研处发布时间:2023-11-13浏览次数:10


为落实学校“三高”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教师科学研究能力,有效发挥各学院(部)在学术交流活动中快速、直接、广泛互通科学前沿知识的重要作用,学校科研处牵头,各学院(部)组织承办开展了学术交流系列活动。35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承办。

119日下午,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吴轶博教授应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现代传媒系邀请,为全系师生主讲了“文化在地性与在地性表达”专题讲座,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赵倩主持了讲座。

吴轶博教授在讲座中指出,作为地方性综合类的艺术院校,教学和科研都应围绕着在地性进行。但在全球化进程中,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如何建立作品的文化在地性,以及突出作品的差异性和特性。针对文化在地性,吴教授分享了一套图片,该图片代表了德国和中国人的不同思维方式和态度表达。吴教授在对比分析后,启发同学们说差异之中含有我们的民族特点和优势,要讲好中国文化故事,通过这些“符号”创造性地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吴教授还解析了“符号”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通过列举运用典型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案例,带领同学们领悟出超级符号在构建品牌、传播文化和强化国家形象等方面起到的作用。

吴轶博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应用,在学术与创作领域取得多项丰硕成果,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有多项成果及论文获得奖励。目前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文字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和上海美术学院字体工作室特聘研究员。作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他在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设计团队担任主创成员,在她的创作中,作品不仅突出了文化在地性,更突出其差异性和特性。吴教授还讲座中展示了他的团队设计的中国国家公园项目,青绿色调的设计寓意着国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还介绍了敦煌、故宫与《富山春居图》的文化符号价值以及相关的文创设计。他强调,随着中国文化的软实力逐渐增强,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走出国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冬奥会、申奥等活动的Logo都采用了汉字元素,甲骨文也被转化为现代艺术形式,广泛运用到设计当中。这种文化在地性表达的设计理念,需要我们加强对吉林省地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从文字、图形、语言、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多个角度,寻觅并展现文化在地性在设计中的灵感及闪光点。

同学们反映,吴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和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文化在地性于设计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讲述两位同学的创意字体的设计过程和理念,为我们展示“举一反三”这个创新字体的呈现方式,引用实际案例讲授如何在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展现汉字的魅力。这些讲解,都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启发,也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开拓了广阔的思路。



撰稿: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学院、科研处   编辑:冯一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