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1286太阳集团建筑与规划学院举办《国内外低能耗建筑技术对比研究》学术报告会

发布者:主站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9-20浏览次数:989

为了进一步营造学术氛围,加强建筑与规划学院学术活动建设,促进学术交流,提升科研水平,建筑与规划学院于9月19日下午在分院报告厅举办了本学期第一场学术交流报告会。此次交流会邀请了长春工程学院设计研究院院长王丽颖教授作《国内外低能耗建筑技术对比研究》的专题演讲。参加学术会的有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何岩、副院长张蕾,建筑设计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建筑学专业大一至大四全体学生。讲座由张蕾副院长主持。

王丽颖教授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共分五个阶段。1996年之前,节能的耗热量指标为27.6W/㎡;1996—2005年,节能的耗热量指标为21.7W/㎡;2005—2010年,节能的耗热量指标为17.4W/㎡;2010—2014年,节能的耗热量指标为15.9W/ ㎡;现在至未来,要达到“0能耗”。由此可以看到,这些年来我国在节能研究方面是不断在发展进步的。王教授还介绍了长春工程学院与德国奥尔登堡科技应用大学的合作,目前这个项目已经申请了“21世纪中国北方节能建筑的研究”课题,并被列为“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王教授以国外案例讲解了被动式建筑的起源:被动式建筑的概念是由瑞典隆德大学的Mr.Bo Adamson教授和德国达姆斯塔特房屋与环境研究所的Mr.Wolfgang Feist博士在1988年提出来的。1990年,世界首座被动式建筑在德国达姆斯塔特建成。王教授介绍说,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王教授还强调了超低能耗建筑在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一是围护结构的构造优化及EPS模块保温材料应用技术研究。被动式房屋应有包绕整个采暖体积的气密性外围护结构,这层围护结构中应有连续完整的气密层。EPS模块内外表面有均匀分布的燕尾槽,四周边有梯形插接企口,能够解决气密层的问题。二是建筑室内热环境达到最佳热舒适度要求的关键技术研究。无热桥设计,主要解决外墙内表面温度与与室内温度的温差不大于3度问题,窗框采用高性能门窗密封材料,K小于0.8Low-E玻璃,窗台内侧铺设防水隔气膜,外侧铺设防水透气膜。三是太阳能利用及通风技术研究。冬季极大的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采用高效被的热回收通风系统,必须有至少 75% 的热回收效率。

通过王教授例举的丰富实际案例,我们对被动式建筑的特性有了深刻的印象,开拓了专业视野,强化了对学习专业重要性的认识,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及学生的设计作业都有新的认识与思考。


Baidu
sogou